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愛你一萬年》

這部片是我寫的第一部院線電影,感覺上好像要和大家推薦一樣。

其實主要故事情節非常boring
樂團主唱奇峰(仔仔 飾)因為受不了每次和女友分手的吵鬧,因此和從日本來台灣學中文的少女橘子(加藤侑紀 飾)索性簽下三個月的愛情合約書,然後爆笑的愛情火花就此點燃...

其實整部電影的鋪陳異常粗簡,故事進展的太快,感情沒有建立在很穩定的基礎上面,讓觀眾無法進入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上,有點可惜。

不過《愛你一萬年》讓我想到另一部台灣史上賣座到不行的電影,沒錯! 就是《海角七號》。和《海角七號》相同的一點是,男女主角之間的情感還沒有建立,兩人就墜入愛河,似乎認為觀眾需要這樣的結果所以硬湊出這樣的情節,有點硬愛的感覺,然後結局也是草草的就結束掉。

不過,我可以理解《愛你一萬年》最主要不是要交代他們如何相愛而是如何相處,也因此,他們之間如何墜入愛河似乎就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三個月真的是愛情的最佳品味期嗎?

很顯然,故事走到最後當然要告訴大家,一旦遇到了對的人,相處上的困難是可以為了對方而改變的!“三個月真的太短了!

之所以推薦的原因,我想還是因為身為一部「愛情喜劇電影」它確實做得很稱職。不僅在人物塑造上別具特色,連每個角色之間的對話也經過用心的處理,讓人捧腹大笑!

我很喜歡奇峰(仔仔 飾)和他的樂團團員們之間的對白,內容不是為了聊天而聊天,是真的可以感受到他們之間的友誼,以及詼諧幽默的相處方式。在嘻笑打鬧的過程中還能貫穿整部電影要走的方向,我覺得很不錯!

仔仔(周瑜民)既《痞子英雄》後,又是一部令我佩服精湛演技的作品。從一開始的《流星花園》後看得出來經過這麼多年的薰陶及磨練,仔仔真的進步神速!連歌唱技巧也是,還記得買過他第一張專輯,那時的唱功和這次《愛你一萬年》擔任主唱的他明顯進步很多,真心替他感到高興,相信過不了多久頒獎典禮上一定少不了他的獎項。
 

電影當中運用了很多只有台灣人才知道的笑梗,還融合了許多身為外國人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的特有拍攝手法。導演雖然是日本人但卻可以從作品當中知道他擁有豐富的台灣經驗,多麼令人莞爾。

如果真的想進戲院笑一笑,那麼先放下美式喜劇,看看台灣人的!


最後走出戲院我的腦海裡不斷地浮現這首歌,分享一下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VQf373XlDY&feature=related


 

《最遙遠的距離》

the Most Distant Course 最接近愛情的地方...
對我來說,這兩句話是沒有關係的。

我也是被題材吸引,因為談到錄音師錄下了美麗聲音,也很想看看莫子儀如何詮釋。
當然還有桂綸鎂。
這個故事由三個人物不同的生命故事所組成。

小湯(莫子儀)及小雲(桂綸鎂)以及阿才(賈孝國)這三個生命不知何以為繼的人,因著各自的幽微心情,分別來到海天一色的東海岸,仰望蔚藍的天空,呼吸海洋的味道,為自己的生命和愛情尋找轉折的契機。

小雲(桂綸鎂)搬了新家,卻收到了一封封寄給前房客的信,信裡裝的是錄音帶,而那一捲捲的錄音帶,正是錄音師小湯(莫子儀)打算寄給前女友來挽回這段感情的心血。

因此小雲離開了窒悶的城市來到了台東,一步步尋找聲音和錄音的陌生男子。

看到這裡其實是整部片的故事大綱,是不是覺得故事了無新意?在很多地方都看到類似的相遇方式,不懂這種老掉牙的故事有什麼好拍的。

我覺得我開始漸漸喜歡上國片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往往不按牌理出牌,很多情感在我們看來正常的同時,導演總試圖想要讓角色的行為出乎意料,總讓我會心一笑。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情理之內,意料之外」吧!

讓我最印像深刻的,反而是由賈孝國飾演的精神科醫師。
劇情一路走來試圖想讓故事中的角色解開心中的鬱悶,因此安排了這個角色來幫助小湯(莫子儀);但是這個精神科醫師的背後,卻也有著複雜的故事,需要被治療。

「現在我演你,你演雅筑(小湯的前女友)」這看似角色扮演的遊戲,卻是唯一治療心痛的方法。

我們都太過於了解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但是往往因為得不到而鬱悶。

因此我覺得這種手法很新鮮,因為其實我們都知道,知道對方離開的理由,知道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理由,知道自己很心痛、很無助。只是我們選擇逃避,選擇告訴他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但其實我們都知道答案。

我很喜歡精神科醫師最後沒有找到自己的大學情人,小雲和小湯即使相遇了也沒有相認的巧妙手法。

最後讓精神科醫師身穿著淺水裝備在美麗的東海岸公路上前行,一連使用了好幾個長鏡頭看得出來演員不但敬業,導演也非常專注在這場的情感上,使我完全可以認同這看似荒謬但卻極度真實的行為。甚至這場景的最後一顆鏡頭選擇了大遠景,看著阿才漫長地遠去...讓我想起了侯孝賢。

原來,最遙遠的距離,便是小雲和小湯在台灣的最南端相遇。

但我認為也不完全這樣解釋就說得通。

我的解釋是,人生,就如同一段長遠的旅程。我們每個人在遇見生命中的困苦時,總要花好長的時間才有辦法跨過那瓶頸,走回順遂的路程。

就像英文片名中的course也有歷程的意思。

為了要最接近生命中最不可或缺的真實,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遠行,那便成了最遙遠的距離。

"It takes the most distant course to come nearest to yourself
It takes the greatest climb to bring us to nature's beauty
We must knock at every other door to reach our own
To reach the innermost self in the end”

~adapted from Tagore's poem.

《空氣人形 AIR DOLL》



會注意到《空氣人形 》這部影片,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注意到《一頁台北》的緣故,
因此我進入了 原子映象公司AtomCinema 的網頁瀏覽相關訊息,
進入首頁後便看到《空氣人形》裴斗娜斗大的劇照,就被題材深深吸引。

「我是一個充氣娃娃,人類性需求的替代品,我醒過來,愛上了錄影帶店溫柔的男孩...」看到這句話,原以為這部電影就只是一般的禁忌愛情故事,充氣娃娃醒來後愛上了人類,於是中間為了愛情而遇到種種波折,最後充氣娃娃奇蹟似地和人類結合,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當然,導演是枝裕和 Kore-Eda Hirokazu 絕對不會讓這充滿生命力的題材白白地淪為一般的愛情故事,他賦予了充氣娃娃看待世界的種種可能,在這個看似孤獨、寂寞的世界當中,還存在著一絲絲美麗的光 景,讓她最後即便無法和人類結合,卻依舊感謝那製作充氣娃娃的創造者,內心充滿感激。

其中,這部片嘗試告訴我們一些關於寂寞、老去、接觸以及真實與虛假。

中年男子秀雄因為寂寞而買了充氣娃娃陪伴,每天和她一起吃飯、洗澡和入眠。當秀雄發現了自己的充氣娃娃有了心,會動會說話甚至有了感受,他便求充氣娃娃回 到過去,因為人,太麻煩了。這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我想,我感受到的是這個世界病了,因為生病了所以導致人與人之間無法像過去那樣真誠地對待,無法真心地 去愛人,因為人,真的太麻煩了。

其實充氣娃娃一定也感受到這個世界的人們有著困苦的遭遇,人們選擇週而復始做著同樣的事來掩飾內心的不安;每天經過同樣的街道、看著同樣的風景,說著同樣 的話....然後這些種種累積而成的卻是更深的寂寞。原來當一個人反覆做著相同事情的時候,或許,就是因為寂寞吧?我們對著電視機喃喃自語,對著天花板喃 喃自語,對著不熟悉的臉孔選擇逃避,對於已熟悉的環境自我麻痺。

即便早已知道自己是孤獨的,卻怎麼樣也逃避不了慾望的挾制,最後為了找尋出口,選擇的是不同的男人、女人,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地點,可以不要用愛,只要滿足慾望就好,多麼可悲啊!

說來說去就是因為人太麻煩,愛人太麻煩了。

所以,在當中有位坐在河畔的老人對著充氣娃娃說:我和妳一樣,我也空空的;這個鎮裡也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人...當然我們一定知道這種大剌剌地雙關手法,諷刺的是我們明明是人類,「裡面」卻也空空的。

我很驚訝導演最後讓這個故事的男女主角「慘痛」分離的方式,因為那樣最合理,當然也最令人回味;還記得充氣娃娃在這世界接觸到的第一樣物品,就是「垃圾」,聽見分類垃圾的人不斷地說著可燃、不可燃、可燃、不可燃...

當充氣娃娃空虛的身體裡充滿了愛人的呼吸,對於充氣娃娃來說那就是全部,存在的全部。但可惜的是,充氣娃娃一旦劃破了人的皮膚,流出來的是她永遠也體會不到的鮮血而非空氣,更因為如此,所以充氣娃娃永遠也無法用自己的呼吸來填滿心愛的人,她的空氣,永遠也無法進入人的身體。

當我們成為了「空空的」人,但我們卻是完全不空洞的實體,我們需要的是「真實」來填滿那空虛的身體,就因為無法被填滿,所以感到孤獨寂寞。

因此可笑的是,人和充氣娃娃的差別,也只剩下「可燃」和「不可燃」的區分了。

最後我想說,這部片運用鏡頭的手法確實非常高明,李屏賓的攝影指導完全沒話說。特別感受到的是「鏡頭會說話」那般地迷人,畫面非常漂亮,真不愧是光影大師!

似乎更像是在諷刺劇中的人們,這個世界如此美麗,為什麼還要鬱鬱寡歡感到「空空的」寂寞呢?




導演介紹

是枝裕和,1962年生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文藝學科畢業後,
加入TV Man Union拍攝紀錄片,關注的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及人文主義的色彩。
1995年執導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幻之光】獲得威尼斯影展新導演及最佳攝影獎,
2004年又以日本真實事件改編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榮獲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是枝裕和的電影擅長以靜謐而細膩的手法,探觸生命中最需要溫柔以對的本質性的問題,
【橫山家之味】也因此在看似簡單平凡的生活裡,讓人細細品味屬於每個家庭共有的故事,
關於誤會與諒解,親情與寬恕…。
新作【空氣人形】描述片中的充氣娃娃正慢慢轉變成具有心的人類,
另一方面電影同時也是在描寫跟人形一樣抱持著空虛感的人類。
作品年表
1995 幻之光
1998 下一站,天國
2001 這麼遠,那麼近
2004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2006 花之舞者
2008 祝你平安:Cocco的無盡之旅
2008 橫山家之味
2009 空氣人形





來源:原子映象公司AtomCinema